廣安市東方文化武術學校
報名熱線:13398432222(彭老師)
18160127777(汪老師)
Q Q:543993295
郵箱:543993295@qq.com
常年招收全托:
一、幼兒班。
二、小學1-6年級;
三、初中1-3年級;
四、文化教育為主.星期1-5白天按國家教學大綱開設文化課.星期6.星期天是特色教育:學習跆拳道.散打.武術.拳擊.美術.琴.棋.書.畫.舞蹈。幼兒、小學生有專業的生活老師洗衣,照顧生活。學費:幼兒全年費用11600元、小學全年費用11800元、初中全年費用12800元。
招生電話:13398432222 0826-5691888 0826-5691999
長拳介紹
長拳即傳統北派武術中一部分拳術。查拳、華拳、炮捶、紅拳均屬長拳之列。古代也有專稱長拳的拳種?,F代新編國標武術長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發展起來的一個拳種,在武術運動中影響較大,有廣泛的群眾基礎。國標武術長拳吸取了查、花、炮、紅諸拳種之長,把長拳類型的手法、手型、步型、步法、腿法、平衡、跳躍等動作規格化,按照長拳運動方法編成各種拳械套路。它的特點是姿勢舒展大方,動作靈活快速,出手長,跳得高,蹦得遠,剛柔相濟,快慢相間,動迅靜定,節奏分明。是全國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之一。長拳適合于青少年練習。從編排上看,它既有適合于基礎訓練的一面,又有適合于競賽、提高的一面。它的內容包括拳、掌、鉤三種手型,弓、馬、仆、虛、歇五種步型,還有一定數量的拳法、掌法、肘法和伸屈、直擺、掃轉、擊響等不同組別的腿法及平衡、跳躍、跌仆、滾翻動作。
手法
1.拳法
(1)沖拳:拳從腰間旋臂向前快速擊出,力達拳面;側沖、上沖要求同此,唯方向不同。
(2)劈拳:拳自上向下快速劈擊,臂伸直,力達拳輪;掄劈時臂要掄成立圓劈擊。
(3)撩拳:拳自下向前上方弧形直臂撩擊,力達拳眼或拳心;反撩力達拳輪或拳背、拳心。
(4)貫拳:拳從側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橫擊,臂微屈,拳眼斜向下,力達拳面。
(5)崩拳:臂由屈到伸,運用前臂和腕力經下向前崩擊,速度要快,臂要直,力達拳面。
(6)栽拳:臂由屈到伸自上向下或向前下栽,速度要快,臂伸直,力達拳面。
(7)砸拳:臂上舉,而后屈臂下砸,拳心向上,力達拳背。
(8)橫拳:直臂自側面向前、向后平掃橫擊,力達前臂及拳背或拳輪、拳眼。
(9)抄拳:臂微屈,拳自下向前上方抄起擊打,高不過頭,拳背向前,力達拳面。
2.掌法
(1)推掌:掌由腰間旋臂向前立掌推擊,速度要快,臂要直,力達掌外沿。
(2)挑掌:臂由下向上翹腕立掌上挑,力達四指。
(3)穿掌:手心向上,臂由屈到伸,沿身體某一部位穿出,力達指尖。
(4)插掌:臂由屈到伸,直腕向下或斜下插掌,力達指尖。
(5)撩掌:手心向前上,直臂向前撩出,速度要快,力達掌心。
(6)劈掌:由上向下側掌劈擊,直臂,力達掌外沿。
(7)砍掌:仰掌向左、俯掌向右擊打,力達掌外沿。
(8)按掌:自上向下按,手心向下,力達掌心。
(9)拍掌:俯掌直腕下拍,快速有力,力達掌心。
(10)亮掌:臂微屈,抖腕翻掌,舉于體側或頭上。(11)摟手:手心向下,向斜外側劃弧,力達掌外沿。
(12)刁手:手腕由伸到屈,向內或向外刁捋,力達手指。
(13)纏手:以腕關節為軸,手掌由內向上、向外纏繞,同時臂外旋,使手心轉向上抓握。
(14)舞花手:兩臂交叉,以腕、肘、肩為軸繞環,幅度可大可小,配合協調。
3.肘法
(1)頂肘:屈肘握拳,手心向下,肘尖前頂或側頂,力達肘尖。
(2)盤肘:手臂平舉,拳心向下,前臂由外向內盤肘。
(3)架肘:屈臂內旋上舉,手心向外為架肘。
(4)里格:前臂上屈,手心向里,力在前臂,向體內橫撥為里格。
(5)外格:前臂上屈,向外橫撥為外格。
步法
1、上步:后腳向前邁步。
2、退步:前腳向后退步。
3、蓋步:一腳經另一腳前橫邁一步,兩腿交叉。
4、插步:一腳經另一腳后橫邁一步,兩腿交叉。
5、行步:兩腿微屈,行步平穩,步幅均勻,重心不得起伏,不允許騰空。
6、縱步:一腳提起,另一腳蹬地前跳落地。
7、跨跳步:后腳蹬地跳起,前腳前擺落地。
8、躍步:后腳提起前擺,前腳蹬地起跳,接著后腳向前落地。
9、踏步:一腳提起向地面踏跺,另一腳向前上步。
10、擊步:后腳去碰前腳騰空落地。
腿法
1、彈腿:支撐腿直立或稍屈;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彈出,高不過腰,膝部挺直,腳面繃平,小腿彈出脆快有力,力達腳尖。
2、蹬腿:支撐腿直立或稍屈;另一腿由屈到伸,腳尖勾起用腳跟猛力蹬出,高不過胸,低不過腰。前蹬時上身正直;側蹬時上身稍側傾;后蹬時上身前俯與后蹬腿成水平。
3、踹腿:支撐腿直立或稍屈;另一腿由屈到伸,腳尖勾起內扣或外擺用腳底猛力踹出。高踹與腰平;低踹與膝平;側踹時上身斜傾。
4、正踢腿:支撐腿伸直,全腳著地;另一腿膝部挺直,腳尖勾起前踢,接近前額,動作要輕快有力,上身保持正直。
5、側踢腿:腳尖勾起,經體側踢向腦后,其他同正踢腿。
6、里合腿:支撐腿自然伸直,全腳著地;另一腿從體側踢起經面前向里作扇面擺動落下。其他同正踢腿。
7、外擺腿:同里合腿,惟擺動方向相反。
8、直身前掃:上身正直,支撐腿屈膝全蹲作軸;掃轉腿伸直,腳尖內扣,腳掌擦地,迅速掃轉一周以上。
9、俯地后掃:上身前俯,兩手推地,支撐腿全蹲作軸;掃轉腿伸直,腳尖內扣,腳掌擦地,迅速后掃一周。
10、單拍腳:支撐腿伸直;另一腿腳面繃平向上踢擺;同側手在額前迎拍腳面,擊拍要******響亮。
11、斜拍腳:同單拍腳,惟用異側手迎拍腳面。
平衡
1、前提膝平衡:支撐腿直立站穩,上體正直,另一腿在體前屈膝高提近胸,小腿斜垂里扣,腳面繃平內收。2、扣腿平衡:支撐腿屈膝半蹲,另一腿屈膝,腳尖勾起并緊扣于支撐腿的膝后。
3、燕式平衡:支撐腿直立站穩,上身前俯略高于水平,挺胸展腹;后舉腿伸直,高于水平,腳面繃平。
4、望月平衡:支撐腿伸直或稍屈站穩。上體側傾擰腰向支撐腿同側方上翻,挺胸塌腰。另一腿在身后向支撐腿的同側方上舉,小腿屈收,腳面繃平,腳底朝上。
5、朝天蹬平衡;支撐腿直立站穩,另一腿用手經體側上托,腳尖勾起,腳底朝上,高與頭平。要求上蹬的腿能貼近耳側或扳向頭后,支撐腿站穩,身體立直。
6、仰身平衡;支撐腿伸直或稍屈站穩,上體后仰接近水平;另一腿伸直向體前上方舉出,腳面繃平,挺胸抬頭,雙臂分別向兩側平展。
7、后插腿低勢平衡;支撐腿屈全蹲;另一腿挺膝伸直,從支撐腿后向側前方平舉,腳尖勾起挺胸收腹,上體微側傾。
跳躍
1、騰空飛腳:擺動腿高提,起跳腿上擺伸直,腳面繃平,腳高過肩,擊手和拍腳連續快速、******響亮。
2、騰空擺蓮:擺動腿要高,起跳腿伸直外擺,腳面繃平,腳高過肩,兩手依次擊手拍腳共成三響,不能有一響落空。
3、旋風腳:擺動腿直擺或屈膝,起跳腿伸直,騰空轉體270°,異側手擊拍腳掌,腿高過肩,擊拍響亮,轉體360°落地。
4、旋子:一腿擺起,另一腿起跳騰空;兩腿伸直后上舉在空中平旋,腳面繃平,挺胸、塌腰、抬頭,旋轉一周后落地。
5、大躍步前穿:前跳距離須大于弓步,在空中挺胸抬頭、肢體伸展。
跌撲滾翻
1、搶背:一腳起跳騰******躍,上身卷屈,肩、背、腰、臀依次著地翻滾,輕快圓活,起身迅速。
2、鯉魚打挺:迅速挺腹,兩腿下打寬不過肩,起立輕快。
3、撲虎:騰空要高,落地要輕。手、胸、腹、膝依次著地,兩腿稍屈并攏或稍稍分開。
4、栽碑:身體挺直前倒,兩臂屈肘握拳舉于胸前,倒地時身體平直、兩腿并攏,以兩前臂或兩掌著地。
5、盤腿跌:騰空過腰,在空中成側臥;落地時下面腿的大小腿外側與兩掌同時著地。
6、烏龍絞柱:肩、頸著地,腰腿豎直,兩腿在空中相絞,幅度要大,動作要輕快敏捷。
7、撲地蹦:兩腿并攏,兩肘夾緊,身體挺直,平起平落,輕快連續。
長拳在技術上有八點要求:
①姿勢。頭正,頸直,沉肩,挺胸,直腰,斂臀,上肢舒展、挺拔,下肢穩定、勻稱。②動作。在做踢、打、摔、拿等技擊動作時,起止點、路線、力點都要清晰。③身法。要把軀干活動和吞、吐、閃、展、沖、撞、擠、靠等攻防變化緊密結合起來。④眼法。要做到手眼相隨,手到眼到,通過眼神把一招一式的內在意識充分表達出來。⑤精神。要全神貫注,表現出勇敢、機敏、無所畏懼的氣概。⑥勁力。要有剛有柔,要剛而不僵,柔而不松,剛柔相濟,發勁時有爆發力;要以意識支配動作發力,并以氣息配合,做到內外合一。⑦呼吸。講究提、托、聚、沉四法。跳躍時用提法,靜止性動作用托法,剛勁性動作用聚法,由高到低的動作用沉法。⑧節奏性。在演練中,快與慢、動與靜、剛與柔、起與伏等多種矛盾的對比越鮮明,越突出,節奏性越強。長拳動作舒展,關節活動范圍較大,對肌肉和韌帶的柔韌性、彈性都有較高要求。